记录八百壮士的抗战女杰--杨惠敏(下)发表时间:2021-08-13 09:30 不久,女童军临时组成十个劝募小队,杨惠敏做了临时小队长,其下有李慈妮、连秀月等七个女队员。她们白天分别在医院里为伤兵护理,写家书、讲故事、补衣服;晚上就分头到商行、舞厅、酒店去劝募。杨惠敏把劝募来的东西送到总团部,转送到上海市商会去劳军。然而中国军队的阵线越来越缩短,上海四周除了租界以外,到处飘着日军太阳旗。 10月10日这天,杨惠敏一大早跑到街上去看,竟然没有一面国旗,商店与市民都害怕将其挂出来。她又心疼又气愤,立刻回到团部,召集了十个童军,沿街喊叫,鼓励居民“不要忘了今天是国庆日,我们是炎黄子孙,是中华民族的儿女!”不一会儿,逐渐有民众挂出国旗。 几个月的预浴血奋战后,上海还是失守了,大批难民涌向租界。童子军服务团有的跟着军队迁走,有的随着难民进入租界。杨惠敏被派到难民服务队担任小队长。她们与难民同吃同住,打成一片。难民缺少医药和粮食,他们就向市商会申请补给。 10月26日,上海驻军奉命撤退。驻守闸北的88师524团进入四行仓库,驻守苏州河岸,掩护主力转移。得知这一情况后,杨惠敏决定为守军做点什么事情。一天夜里,她写了一个纸条:“亲爱的将士们,我是童军41号,请告诉我你们的困难,我要帮助你们。”她把纸条夹在一包香烟里,然后请求租借的英国兵设法丢了过去。不久,得到守军回复:“我们需要粮食、弹药、擦枪油!” 杨惠敏赶赶紧骑着自行车跑到市商会,找会长王晓籁商量,怎么筹集急需物资,再怎么把东西运进去。市民捐献的粮食、衣物、香烟等各种慰劳品已经堆积如山,并且源源不断送到商会。如何运进去?因为四行仓库三面都是日军,只有南面的公共租界可以接近。看来还得求助英国人私下帮忙。在杨惠敏软磨硬泡之下,英国大兵终于答应帮助她们。 差不多花了四个小时,直到清早五点多光景,最后一包慰劳品拖进了四行仓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