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百万雄师过大江”的背景(下)发表时间:2021-12-07 09:43 4月20日,毛泽东主席和朱德司令发布了《向全国进军》的命令。4月22日,13时总前委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,渡江任务业已完成。 23日,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。在南京的敌军和国民党的军政人员眼看大势已去,都纷纷逃离南京。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,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,一个新时代的诞生。胜利的消息传到了邓小平和陈毅耳边,他们高兴万分。陈毅更是诗兴大发,写下了磅礴诗句: 旌旗南指大江边, 不尽洪流涌上天。 南下金陵澄六合, 万方争颂换人间。 南京的解放,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。毛泽东在北平双清别墅闻讯后欣然命笔,写下了光辉的诗篇: 钟山风雨起苍黄, 百万雄师过大江。 虎踞龙盘今胜昔, 天翻地覆慨而慷。 宜将剩勇追穷寇, 不可沽名学霸王。 天若有情天亦老, 人间正道是沧桑。 虽然渡江战役开始之前,也就是1943年三月份,中共中央就从西柏坡迁到了北平,但是整个渡江战役的设想和准备工作,基本都是在西柏坡时期完成的事,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西柏坡战斗精神的重要体现。 从1947年5月中央工委到达西柏坡,到1948年5月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,再到1949年3月中共中央前往北平,只是短短一年零10个月。然而,在这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国内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国民党反动统治基本被推翻,其军队再无反抗之力。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,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,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着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革命大无畏精神,坚信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是正义的,坚信最终胜利必定是人民的,在困苦面前不低头,在强敌面前不惧怕。有了敢于斗争、敢于胜利的精神支撑,再加上中国领中共领导人的英明决策,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必然是所向披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