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西柏坡党性教育的党员干部都曾给予这样高度评价。发表时间:2020-03-20 11:02 作为中央政府的旧址,每年有五六百万游客来西柏坡参观学习。每年都有一批批党员干部会来参加西柏坡党性教育活动。通过参观,献花,宣誓和其他形式,深刻地感受到了毛泽东及其战友“赶考”的优良传统和作风。 “重走赶考路”有助于树立党性,得到精神洗礼并获得对西柏坡革命精神的新认识。 怀着崇敬的敬意,我们走进了西柏坡纪念馆和西柏坡廉洁的政府教育馆。当延安处于危险之中时,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离开延安多年的革命圣地延安,一路搬到陕北,并选择西柏坡。优越的地理位置,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群众基础,是革命的基础。西柏坡被毛主席誉为“好地方”。 在西柏坡,中共中央和毛主席领导了三场重大战役,震惊了中外,并赢得了辉煌的胜利。在西柏坡,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具有历史性的转折意义。在西柏坡,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计划了设计,研究和制定中国未来的战略。西柏坡,新中国从这里来,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和大胆决心。 在赢得了三场战斗之后,1949年,中共中央第七届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西柏坡举行。毛泽东在报告中预先提出了防止“糖衣炮弹”袭击的重大问题,强调不要成为李自成,跳出“历史周期律”,并发出“两个务必”警告:“我们必须使我们的同志继续保持谦虚,审慎,不骄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。”在毛泽东的倡议下,提出了六项党的条例。站在“两个务必”和“六个规定”的展示板前,我陷入了沉思:毛主席和党中央有一个长远的眼光,他们处于安全和准备的状态,不是以获胜为荣,但要求全党在获胜时保持头脑清醒,在夺取国家权力后经受治理的考验,并跳出“其繁荣也在蓬勃发展”的历史。 “两个务必”和“六个规定”是中国共产党在“进京赶考”之前制定的规则,这些规则一直传到现在。历史拐点反映的西柏坡谦虚,审慎,不骄不躁的作风,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宝贵财富,值得中共继承和传播。 作为党员,我深深感到,为了继承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面对胜利与成功,我们不应该自负,对谦虚谨慎的态度应保持低调,始终保持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精神。 所有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都说,在这片神圣而庄严的土地上,拜访祖先的足迹,感到自己不怕战争,流血,艰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,探索获取真理的途径,并寻求坚定信念的力量。西柏坡精神像井冈山精神,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一样,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在漫长的历史中,它们将作为永生的纪念碑,成为激励中国几代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精神支柱。 通过这次活动,所有党员都接受了彻底的精神洗礼,进一步了解了我们党的历史。特别是我们党愿意吃苦耐劳,敢于承担责任,不怕牺牲,这给党员和同志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。同志们表示,他们不应忘记自己的初衷,记住自己的使命,并通过实际行动致力于公司的发展。 我们要继续秉承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,树立榜样,把艰苦奋斗,无私奉献,团结拼搏,开拓进取的精神带入工作中,增强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认真做好党员工作,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整体意识,在实践中做好自己的工作放开责任,在责任中树立党性,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成员的开拓性和卓越的榜样,以分数带头,并与全体员工一起为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。 作为党员干部,通过这次学习活动,牢固树立了“赶考”的意识。将始终保持“赶考”的精神,牢记我肩负的责任和使命,深刻实践“两个务必”,学习和继承长者的勤奋,决心,团结和奉献精神。在党中央领导下,一代革命家,坚持原始愿望并传承下去,继承红色精神,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前进。
文章分类:
培训动态
|